秦岭群山层峦叠嶂,呈现一派巍峨之景;江南水乡烟柳画桥,映出一池诗情画意;在大江南北的街头巷尾,都氤氲着满满的烟火气……今年中秋、国庆期间,群众假日出游意愿集中释放,主要旅游目的地及热门景区消费活跃度持续高位运行,文化和旅游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期间,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多位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要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就要丰富优质旅游供给、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旅游中感悟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
多元文旅业态释放旅游市场潜力
消费场景融合创新,消费模式推陈出新,丰富的文旅场景满足了大家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需求。文旅融合持续发力,游客通过深度介入、互动体验,在节庆氛围中感受文化之美。
沉浸式话剧一售即空,非遗民俗展熙熙攘攘,城市夜经济如火如荼......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认为,通过空间和场景的重构,沉浸式旅游实现了文化和旅游更加深度的融合,为游客提供了更丰富的感知体验。
在浙江杭州,游客们观亚运、赏西湖,既为中国体育健儿们喝彩,又感受了杭州的人文与美食,在“赛事+旅游”的融合中收获非凡体验;在西藏拉萨,于古建筑改造的公共文化空间中举办的数字艺术展让游客们惊叹连连,在“展览+旅游”的形式中感受当代艺术魅力。
“赛事+旅游”“展览+旅游”“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旅游新业态的健康发展,激发了旅游消费市场的潜力。各地结合演出、博物馆、乐园、体育等消费热点,推出系列消费活动,通过沉浸式演艺、沉浸式展览、沉浸式娱乐体验等为游客提供旅游新场景、新产品、新玩法,提升游客的满意度、获得感。
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蓬勃发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资源逐渐“活起来”“动起来”“火起来”。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文旅市场热度持续高涨,全国各地推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为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推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双节”期间,多地推出了文旅夜游项目、提供了博物馆延时开放服务,让游客尽情享受文旅“奇妙夜”。美团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夜间到店消费规模占比超64%,“夜间游玩”搜索量环比节前增长228%。
故宫博物院游人如织,盖章打卡、文创产品备受年轻游客青睐,游客以自己钟爱的方式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探寻历史文脉;在陕西西安,“长安有故里——丝路少年大唐行”展览还原唐代长安城的生活百态,让游客感受繁盛的大唐气象;在湖北武汉,游客在“夜上黄鹤楼”推出的情景演出、汉服巡游、光影烟花秀等活动中沉浸式夜游,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碰撞中留下美好记忆。
“透过‘双节’假期的消费热潮可以看出,假日经济持续火爆,消费市场信心增长,餐饮、门票景点、住宿、出行等服务消费创五年来新高,对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表示,服务消费提档升级,优质供给层出不穷,国内经济持续向好回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认为,我国文化旅游正走向双线交错与双向融合的高质量新形态。目前,我国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已进入新阶段,未来将走向双向奔赴和融合,文创、文旅将更新换代,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相关专家表示,“文化游”以文化生态为依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名人、典籍等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演艺项目,因地制宜培育旅游演艺新业态、新模式、新空间,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优质文旅供给打开消费新空间
今年“双节”期间,文旅市场火热,出行需求旺盛,消费活力得到持续释放,丰富的文旅供给提供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新空间,促进了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
据多地文旅数据初步测算,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北京市接待游客118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5.7亿元;广东省累计接待游客6386.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71.6亿元;四川省共接待游客5691.02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361.53 亿元。
城市文旅供给方面,城市休闲游充分发掘城市文旅资源,利用城市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存量空间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今年“双节”假期的休闲游、小众游备受关注,三四线城市也出现了不少“旅游黑马”。
据了解,淄博、延边、防城港、酒泉、南阳、广元、承德、伊春、曲阜、乌兰察布等地级市的“双节”假期产品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0倍,小众目的地旅游正吸引海量游客。
乡村文旅供给方面,乡村旅游提质增效,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游以乡村地域文化特色为支点,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和美乡村建设。
中秋、国庆假期,文化和旅游部推出“橙黄橘绿 乡村胜景”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游客不仅欣赏到了绚烂的乡村秋景,还品尝到了大江南北风物美食,体验多元融合的乡村旅游业态。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在大众旅游全面发展的新阶段,观光与休闲、度假需求长期并存,这不会因为消费空间在城市或者乡村而改变,大众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并存型”消费需求促进了文化产业创新,日渐增长的文化休闲和旅游消费成为繁荣市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盘扣式脚手架有哪些优点?四川远方模架告诉你答案!新浪网消息:四川远方模架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创建于2017年。公司拥有M60型盘扣脚手架总量达30000余吨,具有...
-
区块链如何跨越未来10年“十四五”时期,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区块链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新兴数字产业之一,区块链在产业变革中发挥着重要作...
-
三人篮球将首登奥运舞台 国家三人男女篮签署反兴奋剂为实现东京奥运会兴奋剂问题“零出现”的目标,近日,中国篮协反兴奋剂委员会分别前往山东济南和上海崇明训练基地,为国家三人男、女...
-
大模型+AI原生应用,为工业企业带来智能生产新范式
2023-10-09 05:48
-
能化:沙特美国协议前景导致油价大跌,但巴以冲突或利好
2023-10-09 05:45
-
福特电马拉力版亮相增加拉力属性2024年交付
2023-10-09 05:08
-
有颜有料还性价比高,风行T5马赫版让车主存在感十足
2023-10-09 05:05
-
中国每卖出2辆硬派越野SUV其中1辆是坦克
2023-10-09 05:03
-
这次成都车展长城阵营有啥看点?
2023-10-09 03:47
-
能否提升奔驰新能源低迷的销量?新款EQA/EQB海外
2023-10-09 03:43
-
猛士科技智慧园区正式启用猛士917成都车展上市
2023-10-09 03:42
-
美国就业供不应求?全靠临时工!
2023-10-09 02:13
-
9月MINI一口价最高降4.5万元,转代理制后首次官
2023-10-09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