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新商报网 > 热点新闻

食验室:一片玉米片的“国民零食”梦想,如何让健康与美味兼得?

2025-08-31 09:30 新商报网                     来源: 网络   阅读量:19910   会员投稿

在零食的江湖里,薯片常年称霸,高油高盐高热量是它的勋章,也是它的软肋。直到一位95后的年轻人,带着他的零食品牌“食验室”闯入这个赛道,用一款金黄色的玉米片,掀起了一场关于健康与美味的“零食革命”。

“我们希望消费者吃它,不用再吃薯片了。”

说这句话的,是食验室创始人孙思达。他带着理工男特有的笃定和微笑,仿佛在讲述一个早已注定的未来。

事实上,他正在把这件事变成现实——食验室打造的“厚厚奶酪玉米片”,上市不到一年就登顶垂类销量榜,并连续三年稳居全网第一。如今,这个品牌正悄然改变很多人吃零食的习惯,也一步一步靠近他心中的那个目标: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民零食”品牌。

一、“为什么不能有一款零食,让人放心吃?”

故事是从一句“妈妈,我想吃零食”开始的。

小时候,孙思达每次只有生病打点滴,妈妈才会给他买一包零食。那种短暂的快乐,是他童年最鲜明的味觉记忆,也埋下了一个念头:“如果有一天,能吃零食不再有负罪感,该多好。”

2019年,还在读食品机械专业大三的孙思达,手握40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决定把童年的“如果”变成现实。他创立“食验室”,定位非常明确:做真正健康的零食,用最少的热量,带给人们最大的快乐。

不少投资人当时质疑:“吃薯片的人,谁会在乎健康?”

他却回答:“没有人天生就该接受不健康。如果一件事对社会没有价值增量,我就不做。”

二、食验室,到底在“验”什么?

“食验室”这个名字,从一开始就注定——这不是一家普通的零食公司,而是一家用科学思维做产品的“实验室”。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定义薯片。

团队抛弃传统油炸工艺,选用整粒玉米碾磨而成的玉米糁(非玉米粉),保留更高膳食纤维,实现0反式脂肪酸、非油炸。就连厚厚的奶酪涂层,也做到了0油脂。

“我们要科技,不要狠活儿。”食验室食品研发负责人孙靖雯说。她身后是一整墙专利证书,仿佛在默默佐证:健康,从来不是一句营销话术,而是可验证的技术成果。

三、“金舌头”战队、50轮口味测试:食验室的“好吃主义”

健康只是基础,好吃才是王道。

在食验室,有一个神秘小组——“金舌头战队”。他们能盲测出百事与可乐的区别,能分辨不同水源的细微差异,甚至能为0油脂的薯片打出“成瘾性评分”。

每一款新口味推出前,至少要经过50轮口味测试。从虾味、奶酪味、到新推出的三色藜麦款,没有一款是偶然诞生。

“零食的本质是快乐,而快乐,应该由消费者定义。”产品经理雷蒂说。因此,即便内部测试通过,食验室仍会小批量试产1000份投向市场,“让用户投票”。

四、18天快速迭代、3年销量第一:藏在杭州的“零食加速器”

2022年,孙思达做了一个决定:把公司和猫主子们一起,从上海搬到杭州。

很多人不解,但他清楚:“杭州有一种信息与人才的密度,能让我们更快。”

的确,来到这里后,食验室的产品上新周期变得惊人——别人要180天,他们最快只要18天。一群90后年轻人带着猫,在滨江的办公室里日夜“翻滚”,把想法快速变成产品,把产品迅速推成爆款。

速度,不只来自办公节奏,更来自他们对供应链的掌控。食验室自建工厂,拒绝代工,为的就是把“创新”牢牢握在手中。

五、未来:成为中国零食的“下一个国民品牌”

如今,食验室早已不止于玉米片。鸡胸肉薯片、鳕鱼脆、燕麦薯脆……每一款产品上线,几乎都迅速登顶品类TOP。但孙思达的野心远不止打造几个爆品。

“我希望有一天,食验室能成为一个国民级品牌。”

他说,“在中国,几乎没有人没吃过薯片。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出一个比薯片更好的选择——让它去所有薯片在的地方。”

他甚至笑着“挑衅”:“希望未来能带着中国研发、中国定义的零食,去全球舞台,和国际大牌‘battle’一下。”

写在最后

从一个童年的愿望,到一款销量第一的玉米片;

从40万大学生贷款,到一众投资人青睐的新消费品牌;

从上海到杭州,从实验室到工厂、再到千家万户的餐桌……

食验室正在用行动证明:

健康与美味从来不是选择题,

零食可以不负快乐,也不负健康。

也许不久的将来,当我们走进便利店、打开购物网站、或者伸手接过下一包零食时——

我们会想起一个名字,和一个更好的选择。

那便是“食验室”:

一片来自未来的零食,

一颗95后创业者的初心。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田单
bg6